上市系财险上半场:新能源车险抢眼,仍有“非车”赔本赚吆喝!
2023-09-07 18:12:38  来源: 金融界  
1
听新闻

相较2022年筑底、2023年上半年保费回归两位数增长的人身险,2022年迎来丰收的财产险,今年上半年并没有太出彩,继续走“稳扎稳打”的路子。

近日,作为财险“排头兵”的几家上市险企陆续交出半年成绩单。其中,三家A股上市险企的财险原保费均有超5%的增长,车险依旧是保费收入“护盘手”,也是“胜负手”,手续费竞争在上半年卷土重现;获政策不断“续航”的新能源车及车险,增速如预期一样抢眼,但“出险率高”的标签仍未摘掉。

非车险业务同样跑出加速度,不过各家公司都有个别业务还是“赔本赚吆喝”,主要集中在责任险、健康险和信用保证险。


(相关资料图)

随极端气候频发的自然灾害也考验着财险公司的赔付能力,如7、8月的“暴雨赔付影响”就是中期业绩会上被问最多的问题之一,多家公司表示影响可控。展望下半年,业内预计,受益于经济回暖、政策助推等,对财险市场总体发展更乐观。

2023年上半年,人身险可以用“马力全开”形容,财险依旧“稳扎稳打”。继财险业上半年保费增速数据出炉后,近日披露完毕的上市财险公司半年数据再次印证了这一点。

财险“老三家”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及太保产险,上半年净利润呈“两升一降”。两家同比正增长的是平安产险和人保财险,上半年分别实现净利润92.85亿元、192.3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7.4%、5%;太保产险净利润则同比减少3.8%,为40.42亿元。

三家财险公司原保费收入增速均超过5%,其中增速最高的是太保产险,原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4.3%,为1037.03亿元;论规模,坐在头把交椅的还是人保财险,上半年原保费收入3009.3亿元,突破3000亿元大关,同比增速达到8.8%;平安产险原保费收入1541.36亿元,取得了5%的增速。

保费收入“护盘手”依旧是车险,三家车险原保费收入占比均在45%-65%之间。同时,车险也是险企的“胜负手”,上半年车险二次综改来临,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扩大,部分险企为抢夺更多市场份额低价竞争、高手续费竞争,乱象有所抬头,引来监管出手规范。

从另一个角度看,车险“护盘”表现稳定,离不开新车销量的持续增长。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在促消费政策、轻型车国六实施公告发布、多地汽车营销活动等共同拉动下,上半年我国汽车市场累计销量达1323.9万辆,同比增长9.8%;新能源汽车在政策不断“续航”下,销量更同比大增44.1%。

新能源车险的增长也如预期一样抢眼。例如人保财险上半年新能源车险保费收入126亿元,同比增长了54.7%;太保产险新能源车险的保费同比增速65.1%;于H股上市的阳光保险,新能源车保费增速更高达80.3%。

不过,多家公司在财报中提到,随着出行恢复,车险出险率同比有所增加,承保综合赔付率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新能源车险“出险率高”的标签更明显,“甚至比燃油车高出近1倍,种种因素导致成本存在一定压力”。太保产险总经理曾义在中期业绩会上表示。对此各公司也采取了应对措施,如太保产险已建立了专门的新能源汽车保险发展研究中心,并构建了一套与燃油车险不同的经营管理体系,来解决当前面临的挑战。

在体量上,车险原保费收入稳定“护盘”,不过从增速看,基于健康中国、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及险企业务结构优化,非车险业务发展“增速”明显。财险“老三家”上半年车险原保费收入增速都在5%-6%之间,而农险、健康险、责任险等非车险种的原保费收入增幅多达两位数。

其中,已多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农险,今年以政策性农业保险身份出现,国家出台了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覆盖全国所有产粮大县的重要支持政策。在政策助力下,上半年“老三家”的农险保费收入增速都超过20%,其中平安产险增幅最大,其农业保险业务原保费收入55.28亿元,同比增长53.1%。

健康险、责任险等业务也保持了快速增长。其中,健康险原保费收入增幅最高的还是平安产险,上半年原保费收入70.32亿元,同比增长57.4%。平安产险在财报中称,公司持续推进“以治病为中心”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客户经营模式的转变,开发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及服务,聚焦各类细分客群健康痛点,实现从少儿到老人、从个人到家庭、从城市到县域的覆盖。

“上半年太保深化业务领域的布局,创新健康险产品供给。同时加快了中高端医疗等商业健康险的发展动能储备,加强品质管控,优化相应的成本。在执行方面,立足国家新发展格局,围绕服务国家战略、服务社会治理加快了优质责任险的发展。”曾义称。“老三家”中,太保产险的责任险业务原保费收入增幅最高,上半年原保费收入111.43亿元,同比增长了35.1%。

财险原保费收入破3000亿大关的人保财险,在中期业绩会上也谈到非车险业务。“中国人保业务持续稳健增长,非车险业务贡献了主要增量保费,并且许多险种的盈利能力逐步提升。中国人保加快加强非车险业务发展,调整优化公司业务结构。”中国人保董事长王廷科表示。

不过,部分非车险业务在高速增长的同时,费用率和赔付率仍较难把控,导致出现险企“赔本赚吆喝”,“老三家”分别有承保亏损的非车险业务:平安产险的信用保证保险、太保产险的健康险及人保财险的责任险,上半年承保利润均为负。

对此,各家公司也作出分析。平安产险在财报中称,过去曾为平安产险创造了显著承保利润的保证保险业务,近期受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小微企业客户还款压力大等影响,承保综合成本率有所波动,上半年保证保险业务承保综合成本率117.7%,同比上升4.7个百分点。但从中长期看,基于我国经济强大韧性和发展动力、国家相关支持性政策发挥效力,以及平安产险积极主动的风险管控举措,保证保险业务品质会回归至正常水平。人保则是主动剥离亏损业务,其责任险增速已慢于市场。

业内人士认为,产险对风险管理的要求很高,在非车险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风险管理是考验产险行业竞争力的关键,机构需具备风险定价、风险转移等相关能力,同时还需持续挖掘新的增长动能。

极端气候频发带来的自然灾害也考验着财险公司的赔付能力,如7、8月的“暴雨赔付影响”就是中期业绩会上被问及最多的问题之一,涉及理赔的险种主要是车险、企财险和农业保险。

对此,中国人保副总裁兼人保财险副董事长、总裁于泽在中期业绩会上透露,受“杜苏芮”台风影响,受灾地区总估损金额为38.6亿元,公司已赔付23.2亿元,整体赔付比例在60%以上,其中车险已赔付98%。“近年来,财险公司大灾应对能力和承受能力得到了有效控制。尽管今年灾害损失明显超过去年,加上台风影响,但截至目前都在可控范围之内,公司年初既定的盈利目标保持不变。”于泽说道。

中国平安总经理兼联席首席执行官谢永林在中期业绩会上透露,截至8月4日,累计接到报案37431笔,总预估理赔金额11.4亿元。“中国平安从灾前预警、应急响应、急难救助、应赔尽赔四方面做好应急灾情管理工作,我们有一套完整、敏捷的应急管理机制,这套体系已运行了几十年,遇到灾情全集团上下能立即启动。”他说道。

整体来看,业内预计下半年经济增速将快于上半年,受益于政府投资拉动和政策推动,责任险、保证险、农险等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各公司均对财险市场总体发展表示乐观。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处于稳中求进、全面复苏的过程中,保险业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人保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抱有充分信心。”王廷科进一步称,一方面,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为行业带来新发展空间。目前,我国保险业深度为3.9%、密度为人均3406元,还未达到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但也意味着未来发展潜力十分巨大。另一方面,保险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持续向好,保险已成为政府政策“工具箱”中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