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重磅利好“四连炸”!有多大用?投资者该怎么办?
2023-08-27 22:07:42  来源: 金融界  
1
听新闻

今天傍晚,呼唤已久的救市四大利好一起来了!

其一、财政部、税务总局:自2023年8月28日起 证券交易印花税实施减半征收;


(资料图)

其二、证监会:根据近期市场情况,阶段性收紧IPO和再融资;

其三、证监会进一步规范股份减持行为:上市公司存在破发、破净或三年未进行现金分红等情况不得减持股份;

其四、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将投资者融资买入证券时的融资保证金最低比例由100%降低至80%。

这些利好的 “含金量”分别有多高,投资者又该怎么办?

有市场人士称,综合这四条政策来看,短期提振市场的效果会是立竿见影,但中期效果还有待观察。

印花税降50%

利好程度:大

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为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自2023年8月28日起,证券交易印花税实施减半征收。

这样的力度大不大呢?毫无疑问是大的。一位长期活跃在市场上的资深人士告诉价值线研究员,当下关于A股交易的主要费用就是国家收的印花税和证券公司收的交易费,印花税目前是千分之一(单边),证券公司的手续费是万分之一(双边),按照其资金体量大约每年大概贡献24万左右手续费和120万的印花税。这次证券交易印花税实施减半征收,这意味着他未来每年能节省60万元左右。

那对于A股将会有怎样的影响?历史数据显示,印花税调整对大盘市场短期表现存在较明显影响。证券交易印花税是A股投资者成本主要构成部分,印花税的调整对投资者交投活跃度有较明显的短期影响。

德邦证券分析称,复盘7次印花税税率下调可以发现,税率下调在短期内对市场有一定提振效应,但中长期影响或有限。从成交额与换手率上看,2000年前的三次下调并未对短期市场交易形成明显刺激,而2000年以来的四次印花税率下调均对短期市场活跃度形成提振。但从长期来看,印花税下调这一单因素对大盘的长期走势影响不大,尤其是2008年的两次下调,均不改大熊市中指数整体下行的长期趋势。

一句话总结就是,短期提振市场明显,长期不改趋势。

那美股市场是怎么收税的呢?美国没有收证券印花税,但他们有资本利得税,税率取决于持有资产的时间和收入水平。长期资本利得(投资超过一年的),税率分为0%、15%和20%三个档次,具体取决于你的税务状况;短期资本利得(投资不超过一年的)的税率与个人所得税税率相同,从10%到37%共7个档次。值得一提的是,资本利得税是以“利得(盈利)”为收取标准,而印花税是以“卖出总额”为收取标准。

证监会阶段性收紧IPO节奏

利好程度:中等

今日证监会还指出:将充分考虑当前市场形势,完善一二级市场逆周期调节机制,根据近期市场情况,阶段性收紧IPO及再融资节奏,促进投融资两端的动态平衡。

有业内人士告诉价值线研究院,收紧IPO节奏,主要说的是降低IPO发行数量,但投资者更关心的是,从减少IPO超募、限制三高发行、提升资金利用率方面对现有IPO进行实质性改革。

价值线研究院统计显示,近年来A股IPO大干快上,沪深交易所已连续3年占据全球IPO募资前二的宝座。今年前七月,A股IPO募资近2500亿元,继续全球领先。

但另一方面,不少A股新IPO公司钻政策的空子,巧立名目,与某些机构互相勾结,搞“三高发行”(新股高发行价、高发行市盈率、超高的募集资金),一级市场就将上市公司的价值榨干榨净,吃光肉,连骨头都咬碎了,二级市场投资者赚钱难于上青天。

有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现行IPO定价机制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价值线研究院统计显示,7月发行的沪深交易所新股中,87%出现了超募的情况,3家公司超募比例超过了100%。

这些超募的金额,大多数被拿去购买了理财产品,或躺在账面上睡觉,并未用于上市公司的实际经营,造成了的极大的资金浪费。

近期饱受争议的华虹公司IPO就是其中一例,公司在A股上市募资212亿元,刚上市就被投资者揭发了其“三宗罪”:

1、高价发行:发行价是港股同期1.4倍

华虹公司上市发行价达52元,发行市盈率34.71倍,而同期华虹半导体港股只有26.35港元,约合人民币21.8元,溢价率高达138%;

2、210亿募集资金被拿来买理财

8月23日晚间,科创板公司华虹公司发布《关于使用部分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公告》称,计划使用最高余额不超过人民币210亿元的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

公告一出,外界一片哗然,210亿元的闲置募资并非只是“部分暂时闲置募集资金”,几乎是华虹公司本次的全部募集资金。

如此不缺钱,为何要募资?

3、股价破发,投资者损失惨重

截至25日收盘,华虹公司股价处于“破发”状态,当天跌幅为4.09%,报收43.83元,较52元的发行价跌去15.71%。

奇葩的华虹公司,或许正是A股发行乱相的一个写照。

四类情况下控股股东不得减持

利好程度:中上

证监会今日公告称:充分考虑市场关切,认真研究评估股份减持制度,提出以下要求,控制股东减持行为:

1、上市公司存在破发、破净情形,或者最近三年未进行现金分红、累计现金分红金额低于最近三年年均净利润30%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本公司股份。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一致行动人比照上述要求执行;上市公司披露为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第一大股东及其实际控制人比照上述要求执行。

2、从严控制其他上市公司股东减持总量,引导其根据市场形势合理安排减持节奏;鼓励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他股东承诺不减持股份或者延长股份锁定期。

3、证监会正在抓紧修改《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提升规则效力层级,细化相关责任条款,加大对违规减持行为的打击力度。

这对于当前严重缺失信心的二级市场无疑是一个较大的利好: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频频减持,成为市场走弱的重要推手,特别是一些上市公司大股东以“假离婚”等方式,推高股价后在高位减持,已引发了投资者的强烈反感和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

价值线研究院根据同花顺iFind统计显示:截至8月25日,今年A股共有1767家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减持了股份,占A股上市公司总数(5265)家的33.6%。其中,354家A股实控人或控股股东对公司股票进行了减持。

共有45家公司大股东减持股份超过流通股总数的10%。其中华康医疗、赛腾股份、汇宇制药、长江新材、五新隧装、天亿马等6家公司大股东减持数超流动股总数的20%。

放宽两融

利好程度:中性

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发布通知,修订《融资融券交易实施细则》,将投资者融资买入证券时的融资保证金最低比例由100%降低至80%。此调整将自2023年9月8日收市后实施。

举个例子,当融资保证金比例为100%时,投资者用100万元的保证金最多可以向证券公司融资100万元买入证券。而当融资保证金比例降低至80%时,客户用100万元的保证金最多可以向证券公司融资125万元买入证券。

之前放宽两融主要是两融扩容的预期,但现在直接降低两融保证金,相当于可以直接提升杠杆了。

但是对A股的刺激只能说是中性。因为市场有赚钱效应的话,大家自然会加大力度买入,如果市场挣不到钱,别说让你买,就是求着你买你也不会买。房地产市场就是鲜活的例子。

投资者该怎么办?

四连炸之下,A股市场会掀起多大风浪,投资者又该怎么办?

有市场人士称,综合这四条政策来看,短期提振市场的效果会是立竿见影,但中期效果还有待观察。政策面刺激过后,市场还是会回归基本面,只有基本面好的公司才有未来。

对于大势,该市场人士认为,周五的3503点,不一定就是最低点。但短期先吃一波大反弹再说,过去下调印花税后,大盘5日内平均涨7.5%,10日能涨9.3%!估计这次能先反弹到3200,乐观点3300吧。

落到操作层面,下周是去弱换强的好机会,调出弱势股,关注强势股。

有多位资深市场人士提出如下建议:

1、若交易活跃后,首先还是关注大金融中的券商和保险。券商龙头关注:中信证券、华泰证券;中型券商关注:东吴证券、天风证券;特色券商关注:同花顺、指南针、国盛金控等;保险关注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等。

2、其次,要重视最近超跌并且有业绩支撑的AIGC板块,未来AI依然会是成长股之中最亮眼的存在,而算力中的光模块会是业绩成长最为确定的一个分支。

3、最后就是顺周期板块,若未来经济数据会有所修复,股票市场将从过去相对凌乱的事件驱动走向业绩基本面驱动。基本面边际上、环比上有改善的领域,机会可能会展现的更多。顺周期包括消费会受益于宏观经济的改善。

此外,中信建投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陈果晚间发文称,政策信号意义明显,监管层支持A股、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态度坚决。当前市场处于政策密集落地期,今日政策三箭齐发明显超出市场预期,市场短期信心有望获得明显提振。

陈果再度重申当前处于市场底部,政策明朗,建议积极布局。重点关注券商、保险等非银金融板块;运营商、石油、铁路等大市值高股息板块;通信、传媒等前期超跌的产业趋势强弹性资产。

关键词: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