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股东要再次减持,双成药业(行情002693,诊股)(002693.SZ)股价承压。
6月2日晚间,双成药业披露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新一轮减持计划,拟在未来半年内减持不超过公司2%股权。
双成药业由王成栋、王荧璞父子实际控制,上述减持计划实际上就是王成栋父子要减持。此前,二人已经进行了少量减持,但未达到预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此外,还有多名股东披露了减持计划。
股东争相减持的背后,是双成药业经营业绩不理想,2016年至2022年的7个年度,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以下简称“扣非净利润”)持续亏损。
二级市场上,2015年以来,双成药业的股价累计下跌了70%左右。
让人意外的是,双成药业受到了外资青睐。今年一季度,高盛集团、摩根大通银行均跻身公司前十大股东之列。
多名股东披露减持计划
双成药业或将遭股东密集减持。
双成药业的控股股东海南双成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双成投资”)与HSPINVESTMENTHOLDINGSLIMITED(简称“HSP”)及王成栋为一致行动人。目前,双成投资、HSP及王成栋持有公司的股份数量分别约为1.37亿股、6459.94万股、211.09万股,分别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32.82%、15.53%、0.51%,持股比合计为48.86%。
根据2022年年报,王成栋持有双成投资100%股权,王荧璞持有HSP100%股权,王成栋、王荧璞系父子关系。目前,王成栋担任公司董事长、王荧璞担任副董事长。
2022年11月10日,双成药业披露,双成投资及其一致行动人HSP、王成栋计划以集中竞价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829.47万股(约占公司减持前总股本比例2%)。到今年6月1日,减持期限届满,双成投资、王成栋均未减持,HSP减持31.61万股,减持均价为8.01元/股,套现250万元左右。
此外,去年11月7日,双成投资通过大宗交易减持了300万股股份,套现2193万元。
今年6月2日晚间,双成药业披露了王成栋、王荧璞新一轮减持计划,在未来半年内其拟减持不超过831.97万股股份,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减持原因为自身资金规划安排。
如果以双成药业6月1日收盘价6.28元/股计算,以减持计划上限计算,将套现5224万元。
减持队伍除了实际控制人父子外,还有董监高。
2022年12月10日,双成药业披露,公司董事、总经理JIANMINGLI,副总经理袁剑琳、张巍及财务总监王旭光,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于晓风等5名重要高管均计划减持,拟减持股份数量分别不超过43.75万股、14.70万股、12万股、13.95万股、13.35万股,合计不超过97.75万股。减持原因均为个人资金需求。目前,已有副总经理袁剑琳等减持了部分股权。
今年5月11日,双成药业披露,公司副总经理姚忠计划减持不超过8.10万股公司股份,目前,姚忠持有公司32.40万股股份。
从双成药业高管持股情况看,持有股份的高管基本上都披露了减持计划。
针对董监高大规模披露减持计划,在股吧,有网友评论“这是董事长带队组团减持吗?还要不要企业了?”
二级市场上,双成药业的股价跌幅较大。2015年6月,双成药业的股价曾达到21.62元/股(前复权价),今年6月2日收盘价为6.23元/股,区间跌幅为71.18%。
让人十分意外的是,实际控制人王成栋父子及董事、高管忙着减持,国际知名资本却悄然入股。
今年一季报显示,高盛集团以0.25%的持股比位列双成药业第八大股东之位,摩根大通银行加仓52.84万股股份,以0.93%的持股比跃升为第三大股东。
研发投入减少何时脱困
国际知名资本高盛集团、摩根大通银行看中了双成药业什么,为何要入股?
双成药业原名海南双成药业有限公司,系由海南双成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及唐宏、高光侠于2000年5月22日共同出资组建的。公司称,其自设立以来专业从事化学合成多肽药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已经成为中国化学(行情601117,诊股)合成多肽行业的重点骨干企业之一,公司主导产品注射用胸腺法新(商品名“基泰”)是国内第二个上市的国产品牌。
年报披露,双成药业已成功开发了多个化学合成多肽药物和20个其他各种治疗类药物,其中多肽类药物主要有基泰、生长抑素、比伐芦定、依替巴肽注射液等。基泰系增强免疫药物,主要用于慢性乙型肝炎、肿瘤、老年科及感染类疾病等的治疗及肌体免疫力提高。生长抑素用于严重急性食道静脉曲张出血、严重急性胃或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的治疗,生长抑素原料药获得CEP(欧洲药典适用性)证书。比伐芦定获得美国FDA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上市许可,主要应用于预防血管成型介入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前后的缺血性并发症,是直接凝血酶抑制剂的一线用药。
2022年年报披露,注射用胸腺法新(基泰)的市场占有率约为16.23%。注射用比伐芦定挑战原研专利成功后在美国上市销售已占据较大市场份额。
不过,双成药业的经营业绩一直不理想。
双成药业于2012年登陆深交所,上市之前的2011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分别为1.34亿元、0.70亿元,同比增长18.27%、9.63%。2012年上市后净利润及扣非净利润连续四年下降,到2015年分别为0.53亿元、0.44亿元。
2016年,双成药业实现营业收入1.45亿元,同比下降37.16%,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亏损3.88亿元、3.92亿元。2017年至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在3亿元左右徘徊,净利润分别为0.06亿元、-0.69亿元、0.25亿元、-0.53亿元、-0.20亿元、0.09亿元,盈亏交替。同期,公司的扣非净利润分别亏损0.47亿元、0.81亿元、0.43亿元、0.58亿元、0.39亿元、0.37亿元,持续亏损。
上述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2年,公司扣非净利润连续七年亏损。
2022年,公司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的原因为,药品销量增长主营利润同比上升,转让产品权利确认资产处置收益较上年同期增加,确认政府补助收入同比增加。当年,转让醋酸曲普瑞林注射液及盐酸美金刚片中国境内产品权利确认资产处置收益、收到仿制药质量和疗效通过一致性评价奖励、按期摊销进入损益的政府补助收入及理财收益等,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贡献金额为4641万元。
导致双成药业亏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控股子公司宁波双成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波双成”)。宁波双成前期固定资产投入较大,仅2016—2018年,宁波双成固定资产原值增加3.9亿元。2021年,宁波双成已拓展受托研发业务,营业收入为1713.9万元,但尚无自产产品投产,经营压力依然很大。
双成药业的研发投入不多。2020年,公司研发投入为0.62亿元,2021年、2022年分别为0.35亿元、0.37亿元。2022年底,公司研发人员72人,较上年的95人减少23人。
研发投入、研发人员都在减少,主营化学药的双成药业靠什么突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