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冶聚焦主业净利首破百亿 订单充沛新签合同额逾1.34万亿
2023-03-31 09:47:14  来源: 长江商报  
1
听新闻

中国五矿旗下规模最大、唯一一家A+H股上市公司中国中冶(行情601618,诊股)(601618.SH、01618.HK)业绩持续向上。

3月29日晚,中国中冶发布2022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26.69亿元,同比增长18.40%;归母净利润首次突破百亿元,达102.72亿元,均创历史新高。


(相关资料图)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中国中冶持续聚焦核心主业,奋力开拓市场,实现订单量逆势增长,去年完成新签合同额13435.74亿元,同比增长11.5%,超过当期营收的1.2倍,对未来业绩增长提供了保障。

业绩创历史新高

资料显示,中国中冶于2008年由中冶集团联合宝钢集团发起设立,是全球最大最强的冶金建设承包商和冶金企业运营服务商,先后于2009年9月21日和2009年9月24日在A股和H股上市。

从业绩上看,中国中冶的经营总体表现稳定。除2012年由于计提高达157.68亿元的资产减值损失导致巨亏外,其余年度均实现了不错的经营业绩。

2013年,中国中冶的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027亿元、29.81亿元、19.14亿元,到2021年,这三项主要经营指标分别达到5006亿元、83.75亿元、70.32亿元。八年间,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增幅分别达1.47倍、1.81倍、2.67倍。

据2022年年报显示,中国中冶当期实现营收5926.69亿元,同比上升18.4%;归母净利润102.72亿元,同比上升22.66%;扣非净利润96.68亿元,同比上升37.48%;三项指标均为历史最高纪录,其中,归母净利润首破百亿大关且实现了连续10年不间断增长。

与盈利能力有关的,中国中冶的造血能力稳定,2012年至2022年的11年间,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均为净流入,2022年末这一数据为181.53亿元,期内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达到5216.02亿元。

财务费五年减逾20亿

经营业绩稳步增长,离不开中国中冶聚焦主业,稳健布局。

目前,中国中冶形成以工程承包、房地产开发、装备制造、资源开发四大板块为“梁”,以冶金工程、高端房建、中高端地产、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矿山建设与矿产开发、核心技术装备与中冶钢构、环境工程与新能源、特色主题工程为“柱”的“四梁八柱”综合业务体系。

工程承包业务一直是中国中冶传统的核心业务,其中有九成来自政府公建,2022年带来了5504.41亿元收入,较2021年增长19.07%,占比超九成;另外,房地产开发业务、装备制造业务、资源开发业务分别实现收入227.27亿元、123.19亿元、88.6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12%、5.99%、32.94%。四大业务收入均出现增长。

这与中国中冶强劲的揽单能力分不开,过去一年,公司新签合同额13435.74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完成新签工程合同额13004.49亿元,同比增长12.03%,连续3年同期增长率均超12%,这也是继2021年新签合同首次突破万亿规模后,又一次创造新高。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中国中冶始终以创新驱动业务发展,2017年至2022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53.36亿元、71.83亿元、99.34亿元、123.27亿元、159.01亿元、187.33亿元,研发费逐年增长。

与此同时,中国中冶的财务状况也在不断优化。2017年至2022年,公司财务费用分别为30.2亿元、26.14亿元、24.98亿元、17.67亿元、10.55亿元、9.41亿元,连续五年下降,整体缩减了20.79亿元。

截至2022年末,中国中冶的资产负债率为72.34%,同比基本持平;账上的货币资金为454.85亿元,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合计321.75亿元,现有货币资金可覆盖短期债务。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中冶积极分红,据2022年度分红预案,其以207.24亿股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83元(含税),预计派现金额合计为17.20亿元。这是公司上市以来第11次派现,此前已累计派现达81.74亿元。

对于经营计划,中国中冶表示,2023年,公司计划实现营业收入6600亿元,实现新签合同额14000亿元。

关键词: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