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随着注册制落地,2月20日晚A股管桩龙头三和管桩(行情003037,诊股)发布了“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方案论证分析报告”,拟募资10亿元投向两个管桩生产线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实际上早在去年5月,三和管桩刚上市仅一年又三个月,在IPO募集的4亿多资金还没使用完,效益是否达预期也未知的情况下,就抛出了上述再融资方案。证监会在一次反馈意见中,重点关注了公司项目会否重复建设、有息负债金额较大、应收账款余额较高,以及安全生产事故和环保污染频发等问题。
2月20日晚,公司也更新了IPO募投项目情况。截至2022年底,募集资金约3.6亿元投入完毕,募投项目“江门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不过项目2022年的效益为-994万元。
融资间隔仅一年又三个月
三和管桩成立于2003年,主要从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主要产品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中的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即PHC管桩),2021年2月4日在深交所上市。
根据公司这份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方案论证分析报告,公司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含发行费用)不超过人民币10亿元(含本数)。
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投资“浙江湖州年产600万米PHC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智能化生产线建设项目”、“江苏泰兴PHC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生产线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募集资金投入金额分别为4.95亿、4亿和1.05亿元。
本次发行特定对象则不超过35名,包括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条件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保险机构投资者、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以及其他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法人、自然人或其他机构投资者等。
需要注意到是,虽然控股股东三和建材集团以59%的持股拥有上市公司绝对控股权,根据规则可以提前确定为发行对象,但其却并没有表态参与。
三和管桩该份论证分析报告,实际上是注册制落地后的信息更新。早在去年5月公司就抛出了“2022年度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而当时距离公司2021年2月挂牌上市,才仅仅过去一年又三个月。
彼时就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质疑,首发募资4个多亿但业绩和分红平平,再定增融资10亿是否合适?
负债率高企
应收款倍增
对新一轮融资,公司称发行方案的实施将进一步增强公司资本实力,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中国基金报记者注意到,自2019年以来三和管桩负债率一直保持高位,2019年到2022年中期三年又一期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0.92%、6.43%、66.58%和68.52%,比可比公司的平均值和中位数均高出20个百分点以上。
2022年三季报显示,公司负债率继续达到69.76%,比中报又有所上升。
其中几个主要负债科目来看,短期负债为10亿元,而上年同期为8.33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1.05亿元,而上年同期仅有27万元;长期借款6.09亿元,上年同期为3.33亿元。公司货币资金为8.539亿元,短期债务覆盖能力偏弱。
除了负债外,公司另一个风险则是应收账款。2022年三季报公司应收票据为5.31亿元,而2021年同期为0;应收账款为11.18亿元,2021年同期为7.5亿元,增长49%。
公司对证监会一次反馈意见的回复显示,一些数年前的应收账款还一直无法收回,最高一笔接近2000万元。
具体来看,公司全资子公司苏州三和从2017年开始作为供货方为“长兴岛项目”销售管桩,该项目的购货方为中城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包括中城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崇明分公司)。2019年底,由于中城建设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应收款可回收性降低,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对中城建设的应收款项1935.18万元全额计提了坏账准备。
IPO募投项目亏损近千万
而目前三和管桩的IPO募投项目运行情况如何呢?2月20日晚的公告也做了更新。
公告显示,经证监会核准,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6800万股,发行价格6.38元/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4.33亿元,扣除发行费用7416万元后,募集资金净额为3.59亿元。募集资金拟投向“江门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生产基地建设”等项目。
2021年上述项目实际投入募集资金2.68亿元,2022年投入9542万元,全部使用完毕,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截至2022年12月31日,项目的产能利用率为58.92%,2022年实现效益为-994.19万元,远未达到预计效益。
公司给出的解释是,“由于项目采用管桩加工整套智能化解决方案,在数字化、信息化方面投入较多,需要的磨合时间较长,报告期属于项目实施初期,项目固定成本较大,故实现的效益为负”。
截至2023年2月20日,三和管桩股价为12.59元/股,市值为63亿。
关键词: 三和管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