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房地产迎来重大救市政策,房企融资闸门逐步打开,许多挣扎在盈亏边缘的开发商“起死回生”,纷纷开启“保交楼”,给购房者吃下“定心丸”。
“国之重器,企业担当”,顶着央企金字招牌的华侨城A(行情000069,诊股)(000069.SZ),虽然提前交付楼盘,却遭到了购房者的集体拒绝。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2月20日,是武汉洪山区华侨城欢乐天际小区交房的日子,满心欢喜前来收房的购房者却发现了宣传与实际不符、交付品质等10多项问题。
鳌头财经注意到,向来以品质自居的华侨城,前几年高周转扩张的后遗症已经逐渐显露,前几年高价拿下的地逐步交付,随之而来的却是各种投诉维权。
今年4月,执掌华侨城8年的段先念在赞誉与争议中抱憾谢幕,正式告别华侨城。接替者是同为央企的保利集团原总经理张振高。
随着段先念的“退场”,华侨城A业绩下滑空间扩大,营收回落至两年前。三季报显示,2022年前9个月,华侨城A实现营收292.81亿元,同比减少40.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6亿元,同比减少96.31%。
段先念已功成身退,但是也给继任者留下了债务难题。快速扩张的华侨城资金链紧张、负债规模膨胀,从2014年段先念上任时不到630亿元一路飙升到2022年9月30日的3469亿元,资产负债率增长至74.45%。三大现金流首次在今年半年报中全面告负。
此外,在文旅和地产都不明朗的当下,华侨城仍然坚守“文旅+地产”的发展路径。只是,在如今房住不炒的后地产时代背景下,华侨城跑马圈地的“老路”,并不好走了。
段先念“文旅造城”
在西安,段先念发家于房地产。20多年前,他担任西安高科(集团)总经理,提出“城市运营”概念,带领西安高科一度成为中国最大500家企业之一,也成为当时西安最大的房地产开发企业。
西安耕耘十八年后,段先念变换了新赛道,受命南下深圳接掌央企华侨城,他将曲江模式、大刀阔斧的风格带到了华侨城集团,一举开创了华侨城集团的“段先念时代”,目标是打造中国的文化产业航母。2015年9月,他正式出任公司董事长。
段先念受命于华侨城动荡和经营业绩下滑之际,2015年上半年,华侨城A实现营业收入101.61亿元,同比下降25.27%,净利润为14.14亿元,同比下降26.08%。其中,旅游综合收入、房地产结算收入同比下降幅度均超过20%。
为寻求新的业绩增长点,段先念将自己丰富的文旅经验运用到华侨城的发展中,在早期“旅游+地产”的基础上,段先念确立了“文化+旅游+城镇化”和“旅游+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发展模式,并迅速推进。
2016年华侨城集团与云南省政府签订超过千亿的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以重组的方式参与云南省国企改革,入股云南旅游(行情002059,诊股)。
2017年6月,华侨城宣布将投资2380亿元打造大西安文化旅游新高地,计划未来5年,将以“周秦汉唐文化+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为主线,实施“1+7”系列重大项目建设,打造“文化+旅游+城镇化”大载体、大平台、大产业。
“经营,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段先念通过一系列改革,执掌华侨城八载,带领其跻身千亿营收阵营,资产规模迅速扩大。
官网显示,“十三五”时期,华侨城集团总资产由“十二五”末的1370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698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9%,短短五年增长超5000亿元。
目前,华侨城集团在全国运营和管理景区近80家,位列全球主题公园集团第三、亚洲第一,华侨城集团的欢乐谷相继落户深圳、北京、上海、武汉、西安等8个重要城市。
2014年至2020年,华侨城A的营收从307.2亿元增长至818.7亿元;2020年,在疫情承压、房地产和旅游行业均遭受冲击的情况下,华侨城A的营收增长率达到36.39%。2022年1-11月,华侨城旗下文旅企业合计接待游客5948.84万人次,为去年同期73%的水平。
“野性”扩张现债务隐忧
持续扩张和自持物业的重资产模式,让华侨城这两年也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窘境。2014年至2020年,华侨城A的营收从307.2亿元增长至818.7亿元。
2021年,华侨城A营业收入首次超过千亿,但净利润仅为37.99亿元,同比下降幅度高达70.05%,这一净利润水平尚不及2012年,当年,公司实现的净利润为38.50亿元。2021年的扣非净利润仅为22.97亿元,低于2010年的30.08亿元。
近日,华侨城发布的三季报显示,2022年前9个月,华侨城A实现营收292.81亿元,同比减少40.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6亿元,同比减少96.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亏损2.46亿元,同比减少108.62%。
华侨城在公布三季报的同时,也发布了出售子公司的消息。公告称,华侨城拟公开挂牌转让间接持有的上海首驰企业管理有限公司51%股权。华侨城表示,出售上海首驰51%股权有利于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资本结构,同时加快优质项目经营节奏、提质增效。
事实上,华侨城从2018年起开启“卖卖卖”的模式。据不完全统计,四年间,华侨城至少出售或转让30多家子公司及债权,当中包括不少文旅项目。
今年以来,华侨城已经发起了四轮融资,最近一次是7月11日,华侨城A发行了2022年度第四期中期票据,发行金额为20亿元。这种“借新还旧”的操作,已经成为华侨城化解债务压力的一贯操作。
出售资产,借新还旧回笼资金仍然“缺钱”,资产负债率增长至74.45%。三大现金流首次在今年半年报中全面告负。
财报显示,华侨城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由9.88亿元下降至-62.02亿元,同比下降727.6%,投资活动现金流和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11.40亿元和-101.13亿元。这也是自2019年以来,华侨城三大现金流首次在半年报中全面告负。
华侨城账上的货币资金也出现大幅下滑。截至9月末,华侨城的货币资金约468.57亿元,较今年年初的675.73亿元减少了207.76亿元,下降幅度约31%。对此,华侨城表示,主要是支付应付工程款及为降低债务风险,持续减少有息负债。
“相信眼下的困难不过是通往光辉愿景的坎坷之路。只要坚定信心信念、清晰转型升级路径,巨大的发展潜力将会把我们带到更加广阔的未来。”几个月前,时任华侨城董事长、党委书记段先念在公司2022年度工作会议上发表了一番颇为慷慨激昂的讲话,对华侨城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