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战略背景下,储能与光伏、新能源汽车通常被业界视为新能源产业的三大核心赛道。业内人士指出,在光伏和新能源汽车估值已充分体现高成长性的情况下,万亿储能市场正逐渐兴起并成为新的风口。
【资料图】
当下储能终端应用需求持续旺盛,不少储能企业通过纵深布局锂电行业上游,以统筹解决安全和成本两大难题,从而筑牢成长“底座”。这其中,成功布局锂电池和镍氢电池双赛道的科力远(600478.SH)也正积极切入,并在储能技术、上游锂资源和终端储能业务上具备了核心竞争力。
分析人士表示,科力远正依托核心优势,以“开放共享”的姿态打造锂电全产业链,有望通过产品、技术、成本、市场、供应链、商业模式的多维度赋能,催生集经济性和协同性于一体的锂电产业集群。
长期深耕储能 打造行业先发优势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我国碳中和行动正稳妥有序地落地,市场对于新能源储能的需求愈发强烈。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电化学储能同比增长78%、累计装机达到6.6GW。
作为镍氢动力电池领域的领军者,也是丰田动力电池关键材料在国内的唯一供应商,科力远凭借多年的深耕,在拓展储能市场积累了突出的先发优势,是最早布局并拥有储能核心技术的企业之一。
早在2009年,科力远便组建了国内唯一一家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这代表了我国先进储能材料领域工程化技术的最高水平。到了2011年,科力远率先布局储能,建设了中国首个分布式微网储能系统。2022年,为进一步在电池下游产业链“施展拳脚”,科力远结合控股股东各自技术优势,拓展新型储能市场,提供储能电芯订单。
此外,在技术层面,安全是储能行业所公认的需要共同面对的挑战。为有效提升储能安全,科力远基于先进电池、BMS(电池管理系统)研发制造能力与储能技术成果,将大数据、数字孪生与能源管理系统集成应用,成功研发了面向储能市场的“镍氢、锂电混储数字能源系统”。该系统以“跨界融合”的方式创新性地推动储能发展,未来有望破解储能行业痛点。
一口气拿下四座锂矿 纵深布局行业上游
近年来,锂矿资源已成为资本市场上的“香饽饽”。多年来在储能领域不断深耕的科力远也顺应市场潮流,通过构建锂电全产业链来实现重大战略转型。此前,科力远曾连发多则股权变动公告,均涉及锂矿资源和碳酸锂业务。
11月,科力远一则公告显示,公司一口气拿下了四座锂矿资源的采矿权,分别为江西宜丰县同安乡同安瓷矿、鹅颈瓷矿、第一瓷矿、党田瓷矿。科力远公布的《采矿权价值评估报告》显示,四座矿山已探明资源储量达405万吨,且均为高品位的含锂瓷矿。
与此同时,科力远还积极携手“亚洲锂都”宜春,共同夯实上游锂电行业基础,并于今年6月与宜丰县政府签订了锂电项目投资协议,致力于围绕碳酸锂和碳酸铁锂产业形成产业集群。据科力远介绍,公司还在国内其他锂资源丰富的地区寻求合作,以强化对这一稀缺资源的掌控。
业内认为,随着优质锂资源逐渐被瓜分殆尽,可供选择的交易对象越来越少,整个锂资源市场的交易“窗口期”正在逐步关闭。科力远的一系列动作有望加快公司对上游锂矿资源的深入布局,加速公司实现构建锂电全产业链的目标。
同时,在新能源浪潮下,终端储能业务也将以强大的产品需求,推动上游锂资源业务的持续增长,从而形成成本优势和市场优势的“相互转化”。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最新数据统计,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电化学储能同比增长78%、累计装机达到6.6GW。
据科力远介绍,公司正以“开放共享”为发展理念,依托技术平台和矿资源优势,营造由研发平台、产业联盟、金融资本共同参与的全产业链生态体系。分析认为,若“联盟”的目标达成,将从产品、技术、成本、市场、供应链、商业模式等多个维度,全面推动锂电和储能业务发展。
扩大内需时代 获得行业下半场入场券
在宏观层面上,近期,《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印发,其中提出,持续推进重点领域补短板投资,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大幅提高清洁能源利用水平,建设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加快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分析人士指出,《纲要》中关于能源基础设施的表述,强调了新能源产业在扩大内需战略规划中的定位和要求。在具体层面上,进一步说明了锂电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的重要性。这也意味着,在扩大内需的战略时代,机遇为科力远打开了一扇窗。在拿下锂矿资源对源头进行“保供控本”、在终端储能业务进行强力拉动之后,科力远提前获得了下半场的入场券,给资本市场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关键词: 科力远依托核心优势发力储能业务 持续加码布局锂电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