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完成2020年度碳排放履约义务的碳排放管控单位的名单公告》。《公告》显示,2020年度深圳市碳排放管控单位共687家,覆盖制造业、电力、水务、燃气、公共交通、机场、码头等31个行业。深圳已提交与2020年实际碳排放量相等的配额或可用于抵消的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至此,深圳2020年度碳排放履约工作顺利完成,履约率达100%。
记者了解到,2011年10月,我国碳交易试点工作正式启动,深圳成为试点城市之一。2013年6月18日,深圳在全国率先启动碳交易工作。自深圳碳市场启动以来,碳市场流动率连续8年位居全国第一,成交量第三,成交额第四。截至2021年8月3日,配额累计成交量6347万吨,累计成交金额14.41亿元;核证自愿减排量累计成交2379.70万吨。
今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深圳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建设,明确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有限公司代表深圳,参与全国碳排放权登记结算机构和交易机构组建工作,并出资入股。深圳共有8家电力企业纳入全国碳市场参与交易,包括深圳大唐宝昌燃气发电有限公司、深圳妈湾电力有限公司、深圳南山热电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南天电力有限公司、深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部电厂、深圳市广前电力有限公司、深圳钰湖电力有限公司、中海油深圳电力有限公司。
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深圳将积极参与到全国碳市场的建设中。(记者 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