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去,造车甚至比在社区开个店卖菜还容易,因为,恒大、华为、、阿里巴巴、OPPO、小米乃至小米生态链中的石头科技、九号公司都开始跨界造车了。
当然,造的是风口上的电动汽车。
就在不断有新的巨头乃至不大的公司杀入电动车行业的时候,目前全球电动车老大特斯拉却因为产品质量问题而产生的安全事故麻烦不断,在美国,因为特斯拉撞树起火导致两人死亡,在中国,因为车主在上海车展维权而至今还在热搜。当然,类似事情似乎这些年是不间断的发生。其实,至今,发生在包括特斯拉以及其它“老牌”电动汽车公司身上的自燃、车毁人亡等安全事故,一直是频频见诸报端的……
看看这些血淋淋的安全事故,想到这些盖房的、生产手机的、卖扫地机器人的半路出家造车,会不会为车主的人身安全捏把汗?
当然,郑重不是专业人士,顶多就是个会开车的驾驶员,对于造车需要多大的技术含量并不是很清楚。但有一点,造车肯定与生产手机、盖个房子是不同的,上百公里的车速高速行驶中的电动汽车,一旦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很可能带来的是车毁人亡。
这事儿,准备造车的企业应该很清楚。不过,无利不起早,造车是有“好处”的,而且是大“好处”。当然,这是对于那些已经上市能够圈钱的企业来说的。
就拿周一来说,因为华为开始卖车,掀起了一众产业链、关联公司的涨停潮,尽管只是热了一天。那家从地产跨界造车的公司,一辆车还没卖呢,公司的股价已经呼呼的大涨起来,市值甚至一度达到了6000亿。小米也是,宣布造车官宣之前,只是因为一个市场的传言,就迎来了股价大涨……
电动汽车,至少从特斯拉以及中概股的蔚来、理想、小鹏来看,只卖了几十万辆车甚至几万辆车,市值已经远超老牌的丰田以及奔驰、宝马,这不能不让资本心动。
看上去不错的赛道,其实现在已经是危机四伏。
目前这个行业的竞争格局已经基本定型,想从特斯拉以及已经成型的电动汽车品牌手中抢食,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已经上马的电动车新秀们,不少设计的产能号称都是年产数百万辆、全球第一,市场就那么大,尽管未来可能增速会大一点,但都在争夺第一,产能过剩也是必然的,在这个赛道上亏钱的接下来肯定不会是少数。
对于这些跨界造车乃至特斯拉来说,更强大的竞争对手其实也已经在磨刀霍霍,而且实力比特斯拉更强大。
比如大众汽车,已经宣布在2025年前将投资350亿欧元(约合2739.87亿人民币)用于电动汽车。按照规划,大众汽车要在2025年实现200万辆的电动车产销量,五年内成为全球电动车行业的领导者。
大众汽车进入了更加激进的战斗状态,“我们的转型将是快速的,也是前所未有的。”大众汽车集团CEO迪斯也已经为大众未来的十年做了定调,而大众发起的这场新战役,第一步就是拿下特斯拉。
此前一直高调炮轰电动汽车的丰田,当地时间星期一宣布将推出15款新的电池汽车车型,并且还在研发更强大的固态电池技术,这是下一代零排放汽车的竞争目标。
已经进入电动车领域的包括奔驰、宝马、奥迪等老牌企业。
相对于电动汽车新秀乃至特斯拉,这些老牌的汽车公司在销售渠道、品牌上似乎更具备竞争优势。
最大的难题是,电动汽车目前仍然不是一个很赚钱的生意。
高昂的投资成本、更高的安全标准、严格的质量把控,以及与世界上许多大公司的激烈竞争,都是进入市场的巨大障碍。即使是享有先发优势、无需从“传统”投资和技术中转移的特斯拉,也用了17年的时间,才在2020年公布了全年的营业利润。其最近一个季度的营业利润率为5%,在汽车行业中属于较高的水平,但在科技行业中,则属于较低水平。
刚刚,因为车主在上海车展期间维权而引发广泛关注的特斯拉,一改起初的傲慢和强硬,向车主道歉并表示将尽可能的满足消费者的诉求。
在这个市场生存,并不容易,包括特斯拉。
那么,通过站上风口吸引巨额投资进入这个赛道的新秀们,或许自己不会成为飞起来后摔死的猪,但通过二级市场买入股票的投资者,结果却是难以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