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14号线停工近4个月,打桩过程中受到村民阻挠
2021-03-30 13:39:19  来源: 腾讯网  
1
听新闻

作为暂缓开通的换乘站,关注度是非常高的,例如双井、大红门、苏州街等。在当时车站施工刚刚出现问题,还不能确定是否有影响。不过从京投公司最新的回复来看问题比较严重。

桩基施工遇到周边平房居民频繁堵门、阻工、破坏现场、破坏机械等。2020年11月19日,总包单位根据属地派出所维稳要求现场已停工。 鉴于以上影响施工情况,轨道公司及施工单位积极与属地政府进行沟通寻求支持。区住建委已多次进行专题研究,并成立工作专班,目前,车站一体化深基坑施工影响专家论证、房屋安全状态及安全技术服务检查、排定周转方案及与居民的沟通等工作有序推进中,相关工作施工单位积极参与和配合,力争通车计划按时实现。

目前已经停工近4个月,尚未复工。

照此情况来看,年底该站只能实现14号线的开通,而19号线甩站通过将是较大概率。毕竟没有设备外挂厅是无法满足车站运营功能的。

从上图来看,施工受阻的位置早已被征用作为竖井使用,但当时施工一直很顺利。自去年下半年车站主体施工接近完成时,拆除竖井开始明挖设备厅,打桩过程中受到了村民阻挠。

联想到双井、牛街都是因为没考虑相交线路的换乘问题,人祸远大于天灾。那景风门这个看似无法预知的扰民问题,能否避开呢?

作者翻阅了《北京地铁十四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发现确实对景风门附近的线路进行过比选,有在凉水河南侧设站的方案。如果当年选择了河南,那么从换乘便利性的角度来看,19号线也会放在南边,将避开平房区。

当年的河南侧是巨大的棚户区,要是说为了避免19号线扰民问题而推荐方案二的话,连14号线都修不了怎么办?所以说现在来苛责这站的设计实在说不过去。

而且从对比表来看,方案三(现实施方案)的客流吸引能力最强,兼顾了近远期的主要客流。

目前来看西铁营南侧已经按照规划实现,而且并没有等到远期。河南岸的亚林西居住区及万达广场客流远大于北侧的首都医科大学和玉林里。

不过还有一个不足就是:14号线两站均没有在河对岸设置出入口。

但在作者看来,与其设置出入口不如增设跨河桥。降低成本的同时不仅可以走人,可通行机动车对完善该地区的路网结构大有裨益。

还有一个更关键的因素:跨河出入口设计不好的话,还不如走地面距离近。

以景风门站为例,如果增加的话西南跨河出入口(考虑到成本问题,建设两个跨河口的可能性很小),那么从东南这片居住区到地铁站还是绕远了,不如在车站东侧新增跨河桥实惠。

可能会说了:但出入口对西南侧居民友好。这话不假,但好处十分有限,有没有跨河出入口都不能缩短西南侧居民的步行距离。毕竟我们关心的是从家门口到站台上的总步行距离,而不是到地铁口的距离,是否要过马路也不是最重要的。

上图是作者经常走的地铁天坛东门站,在此下车换乘958路往南。请问你是选不过马路的A2口出站,在地下地上走500米;还是选择最近的C口出站,过天桥就是来得实在呢?

而同样在高速一侧没有出入口的19号线新发地站,其实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如题所示:北侧小区走天桥过马路,进西北口;南侧小区走桥洞过马路,进西南口。

两边步行距离都在1km以内,但最重要的是不绕远。家离地铁本身就1km不可怕,可怕的是400m却要绕800m才能到。

所以上边这位居民所说的车站位于路东附近无居住区、通行不便作者十分不认可。真修了一个过马路的出入口对便利性提升有限,也不能为所有居民所用。毕竟南北两条线上的人路线不同,不是能为了少过一次马路而愿意绕远的。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