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滴滴对“花小猪”的推广公开化,各城市交通管理部门与这家全国互联网出行巨头的角力,也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山东财经报道统计发现,仅8月份以来,山东就有6座城市公开对花小猪进行查处,其中包括省会济南和副省级城市青岛。
01
山东6市严查“花小猪”
种种迹象显示,“花小猪”在山东的落地推广,正遭到来自地方交通管理部门的强力“狙击”。
11月9日,烟台市交通运输监察支队对外发布消息称,2020年共查处无证营运车辆460辆次,其中“花小猪”车辆30辆次,并表示今年以来,该支队多次对滴滴平台、花小猪平台进行约谈,滴滴公司也承诺加大不合规车辆清理力度。
花小猪烟台被查,在山东并非个案。据山东财经报道统计,仅8月份以来,山东就有6座城市公开对花小猪进行查处,包括省会济南和副省级城市青岛,以及烟台、淄博、潍坊、威海。
在济南,针对“花小猪打车”软件向未取得网约车运输证的车辆派单、提供服务的车辆线上线下不一致等多项违法行为,济南市交通局8月份向运营商辽宁途途济南分公司发出了责令改正通知书,但该公司未进行有效整改。
9月,济南市交通局勒令辽宁途途济南分公司停业整顿,表示该公司涉嫌非法营运,整改不力,并存在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等问题,下一步将与相关部门开展联合调查后,对该公司做出进一步处理。
在青岛,据《半岛都市报》报道,今年以来,青岛市进一步加大了对违规网约车的查处力度,截至目前,共查处不合规网约车1243部,其中查处花小猪平台网约车29部。
在淄博,淄博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8月26日在淄博火车站落客区查获2辆注册在“花小猪打车”平台涉嫌非法营运车辆,经调查核实,“花小猪打车”平台并未在淄博市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不具备网约车经营资质。
在潍坊,潍坊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机构9月份对外发布消息称,“花小猪”平台未在该市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不具备网约车经营资质,已对包括“花小猪”打车在内的各类违规网约车行为展开严查,超20辆使用“花小猪”打车平台接单的违法网约车被查处。
在威海,10月27日,威海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组织在该市全面开展非法网约车专项整治行动,以高压态势坚决打击非法营运行为。这次整治行动的诱因,是“针对群众反映花小猪打车软件上存在大量‘双证’不全的车辆和人员从事网约车经营活动的问题”。
威海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通报称,当天共查处3起涉嫌从事非法网约车经营活动的行为,并表示10月份以来,已查处涉嫌从事非法网约车13辆次。
02
发布会继续高调推广
不只是山东,公开报道显示,目前花小猪在全国范围内的落地运营,已出现被地方交通监管部门“围剿”的态势,北京、广州、天津、南京、深圳、厦门、合肥等国内主要大中型城市,均对花小猪进行了不同程度约谈,或明确表示该软件系违规运营。
如今年9月,北京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表示,花小猪App目前在北京未取得运营资质。滴滴则回应称,花小猪正在和主管部门沟通。广州市交通执法部门也表示花小猪打车平台车辆涉嫌违法营运,但滴滴对此并未表态。
一方面是面对监管处罚时在公众面前“三缄其口”,另一方面,滴滴却在北京高调召开媒体沟通会,发布花小猪运营情况。
公开报道显示,10月30日,花小猪在北京召开媒体沟通会,会上发布消息称,花小猪今年3月开始在山东临沂、贵州遵义等城市小范围测试,随后陆续扩展到北京、广州、成都、武汉、厦门等其他城市,8月扩展至全国。
对于花小猪与滴滴的关系,花小猪打车总经理孙枢会上表示,花小猪是滴滴的一部分,与滴滴共用一套滴滴池,但面向更年轻化的群体,主打“省钱”和“好玩”。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遭到多地交管部门查处的问题,孙枢会上并未回应是否存在违法运营的问题,而是巧妙的使用了“确实和各地政府的沟通没有做好”、“这是一个长远的沟通过程”等表述,表示将会继续和各地主管部门沟通。
有报道司机在接单时因没有网络预约车运营证,车被车管所扣下,要求交罚款。司机联系花小猪客服后,得到的只有快捷回复话术(图为报道资料图)
山东财经报道记者注意到,在花小猪于山东落地最早的临沂市,并未出现地方交通监管部门进行查处的公开报道,但在人民网地方领导频道,却已有市民向临沂市长反映有关花小猪违规运营的问题。目前该投诉尚未获得回应。
对于花小猪在山东是否获得运营权限,以及为何在山东多城市违规运营,被查处后进行了怎样的整改,滴滴相关负责人向山东财经报道记者回应称,花小猪是滴滴旗下的一个出行产品,所以在滴滴拥有的运营资质下运营。“之前我们确实有沟通不到位的地方,不过现在也有很多城市是认可和比较友好的,比如绍兴、泉州、厦门、芜湖等都官方表态认可和支持我们。我们也希望在主管部门的帮助和指导下,持续努力,推动合规进展,为用户提供安全、便捷、实惠的移动出行服务”。
03
反垄断利剑高悬
“滴滴+花小猪”将编织出行市场“大网”
合并快滴、优步中国,使滴滴出行成为中国出行市场的巨无霸,这也早已引起监管部门对其形成垄断的担忧。
公开报道显示,2016年8月,滴滴出行宣布与优步中国合并,随后受到相关部门的反垄断调查并被多次约谈,2018年11月,针对滴滴出行收购优步中国一事,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局局长吴振国公开表示,市场监管总局正依据《反垄断法》及有关规定进行调查。
时至今日,该调查尚未公布结果。而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分析,从2010年起中国网约车发展至今已过了10年,目前市场上已获牌的平台多达191个,但是滴滴依旧处于龙头位置。2020年5月,滴滴平台的月活跃人数高达5439万人,比第二名高出5193万人。
今年11月10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这标志着继汽车业、原料药领域,又一重点领域将有专门的反垄断指南即将出台。
而此前,市场监管总局、中央网信办、税务总局三部门11月6日联合召开规范线上经济秩序行政指导会,滴滴作为27家主要互联网平台企业代表之一参加会议。会议要求互联网平台企业依法合规经营,强化自我约束,共同促进线上经济健康规范发展。
据花小猪上述沟通会上公开的数据,2013年至今,滴滴在国内出行行业的渗透率为3%,未来3年这一数值要达到8%。“出行还有很多需求没有被满足,供给不会在短期内拉上来,但会螺旋式上升,因此出行渗透率不会比电商低多少,甚至有可能更高。”滴滴出行总裁柳青在沟通会上表示。
“对互联网企业,特别是已经占据市场绝对主导地位的互联网企业,首先要做的是依法经营,因为头部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不仅破坏了市场规则,也会对相关部门的行业监管体系造成冲击和挑战,进而对整个行业产生负面影响。”有市场人士分析称。
同时也有声音认为,在花小猪被国内大量城市执法部门界定为违规违法运营的背景下,滴滴仍旧高调进行市场推广,而未就广大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进行解答回应,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龙头企业对合规运营意识的淡漠,未来随着花小猪在更多城市落地,由此引发的矛盾或将更加突出。
不过也有滴滴和花小猪的支持者认为,现有监管模式已无法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商业发展,花小猪的出现,将加快优化三四线城市的出行生态,也将倒逼地方监管机构进行创新和修正,以满足市民多元化的打车需求。